洗髓经官网

心意把丹田内转功法


丹田内转,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,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;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,它又是‘炼精化气’、‘还精补脑’的重要养生功法”。所以,丹田历来倍受武术家和养生家所重视。

  何为丹田?药石之精日丹,已耕种的土地曰田,农田播下种子可生长庄稼,修炼丹田可以“积精累气”。中医学认为,人的元气发源于肾,藏于丹田,借三焦之道,周流全身,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。所以道家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“根”,为“安炉立鼎”练丹的地方。丹田的位置,一般讲在脐内向里斜下一寸三分处,即小腹之内,骨盆之中,膀胱之后,骶椎之前。人体力学家认为此处是人体重心、中心所在,系太极拳运动的轴心,故称之为“太极核”。从技击角度讲,它是螺旋型的松活弹抖劲的动力源泉。马虹老师讲:“太极拳运动发劲时,丹田内部潜转活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表现在:发,则放射到四肢,即气贯四梢;卷,则从四梢收到丹田,即气聚丹田。但这种力量的收和放,都不是直线的,而是通过人体的一系列的螺旋动作、节节贯穿地来实现。”古拳论中讲:“周身柔软似无骨,忽然放出都是手。”就是对这种丹田爆发力的形象描述。心意把丹田内转功法。

心意六合拳

  从健身养生的角度讲,它是人体重要脏器所在之地。尤其是生殖器官聚集的地方,如精囊腺、前列腺、女性卵巢等.陈氏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功法,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,增强性功能培养真气,增强内分泌产生性激素,从而收到强身、健脑、润肤、益寿等效果。

  怎样修炼丹田内转功法?通过学习马虹老师的《丹田内转论》和《周天开合论》并经过实践,我的体会是:一不要把它神秘化,过分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。二要学点中医和经络知识。三要做到一沉二转三结合。一沉即气沉丹田:二转即外转骨盆,内转丹田;三结合即外呼吸与内呼吸相结合(逆腹式呼吸),逆腹式呼吸与拳势动作相结合,动功与静功相结合。其具体做法是:

  一、气沉丹田要用心

  在行拳过程中,要在身法正确的前提下,注意虚胸实腹,气沉丹田。如提膝时注意收腹松胯吸气提肛,气聚丹田。胸腰左右转动时要注意臀部的左右翻沉,转动丹田。定势时注意上体的螺旋下沉和拳架的开中有合放松呼气,气沉丹田。出劲、入劲、蓄劲、发劲和倒换重心时,要注意丹田带动等。在运动中逐渐学会丹田内转与动作的有机配合。

二、圆裆松胯转骨盆

  在圆裆松胯的条件下做锻炼转动骨盆的运动,具体转法:一是先转平圈,顺时针为正转,逆时针为反转。二是转左斜正反立圈。三是转右斜正反立圈。四是转前后正反立圈。五是转混圆立圈,即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。六是先以单臂后以双臂的顺逆缠丝和骨盆的转动相配合,带动四肢做整体的立体螺旋运动。如定步云手。总之,目的是把胯骨练松练活,练成一个万向轴,才能腰似车轴,圆转灵活,为丹田内转创造外部(硬件)条件。

三、腹式呼吸聚内气

  马虹老师讲:“只靠运动器官的灵运还不行,还必须使丹田内气鼓荡起来以增强腰部的螺旋力。”这是丹田内转的动力所在,所以要学会逆腹式呼吸,为真气下沉丹田,虚胸实腹,创造内部(软件)条件。逆腹式呼吸即收腹吸气,突腹呼气(关于逆腹式呼吸我们将在下一讲专题讲述)。逆腹式呼吸它不仅引动了内气的顺畅运行,还使内气更加充盈饱满,形成一个既能收缩,又能膨胀,还能转动的球体。正如王宗岳所讲:“气遍身躯不稍滞”,“刻刻留心在腰间,腹内松静气腾然”。

四、鼓荡丹田练发力

  学会收腹吸气足下抓力内气上行,呼气突腹足下蹬力内气下沉,腹腔的内气和胸腔的外气象两条对称的阴阳鱼在相互推动,阳拥阴缩,阴拥阳缩,此消彼长,此长彼消,催动了丹田的转动。通过丹田内转螺旋鼓荡的方法气聚丹田和气贯四梢,把力量集中发放到力点,充分发挥丹田万向轴的枢纽和变压作用。陈氏太极拳讲求刚柔相济,松活弹抖,初始阶段一定先求松柔,尽量去掉僵硬之劲,当修练到一定阶段就必须练发劲,通过发劲会很快体悟到内劲运行的劲路劲力结构,怎么做到内劲与外形既到位又不越位,即无过无不及,阴阳相济,稳定和谐。然后再反复练习慢运柔化劲,快发刚弹劲,运用娴熟后,如果在慢运柔化劲时,会进入一个以心行气,以气运身,丹田摩荡,浩气流行,舒经通络,身心愉悦,天人合一的无碍之妙境。当快发刚弹劲时,会享受到在发劲的刹那间丹田内转螺旋震荡,周身松活弹抖淋漓酣畅的身心舒爽之感。

五、丹田内转找规律

  通过发力,体悟丹田转动和力量发放时间的反向对称运作规律。如青龙出水的最后一动发力,如掩手肱锤的最后一动发力,再如左冲、右冲的发力等等,都比较容易体悟。

六、规律一明随心欲

  掌握规律后必须经过反复练习,养成习惯,形成自然后就会随心所欲,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。陈鑫讲:“气不离理,一言可罄:开合虚实,即为拳经。用力日久,豁然贯通;日新不已,自臻神圣。”这时你才能真正体悟到丹田与呼吸、与开合、与顺逆缠丝、与往复折叠(塌掌根)、与轻沉兼备、与松活弹抖、与整体动作等等紧密关系和自动调控机制。

七、内气充盈增功力

  由于把调动全身力量的枢纽安在人体四肢中心,有利于放松全身各个关节,使力量的传输不再梗塞和顾此失彼,增强了周身顺畅的整体运作功能,调动的是整劲巧劲,而不再是分散的拙劲僵劲,加之内气(即真气或日中气)能随时下沉积聚到丹田,形成一个内气充盈的球体,也就是加大了腹压的膨胀收缩系数,等于增大了内劲“发动机”或“变压器”的功率,所以在丹田的鼓荡转动作用下功力倍增。正如拳论所云:“丹田为气总机,由此分运四体百骸,以气周流全身,意到气至。练到此地位,其力不可限量矣!”见《大小太极解》。

心意拳

八、静时可以养“元真”

  静时可以养元真之气,就是在休息或疲倦时把心境静下来,做慢、细、匀、长、深的逆腹式呼吸,你会收到很好的休养生息效果。

顺便再谈一下鼓荡丹田练发力的好处:

  一是通过发力可以明劲源,通劲路,验劲点,调结构,求平衡,长功力。上述诸多问题,你不通过发力,你是找不到感觉的,体悟体悟,要体践心悟,只悟不体是不行的,因为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,肢体的实践证验会大大缩短你心悟的历程,有时甚至会让你在一个瞬间豁然贯通。

  二是通过发力练松活弹抖劲,刚柔相济劲,顺逆缠丝劲,以丹田为枢纽的整体劲。在发劲时可以挑战自身力的极限而不伤及他人,当然有条件也可以通过各种器械练发力。

  三是可以体会自身中气足不足,重心对不对,离心力与向心力平衡不平衡,体悟下盘两腿的阴阳相济了没有,上盘和下盘的阴阳相济了没有。这种发放和守中的关系,也正是阴阳相济的辩证法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讲的: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,阳在外,阴之使也”。